第125章 不要乱来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好一个曹雪芹!
此联是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的点睛之笔。
当把真实的事物当作虚假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事物甚至比真实的更显真实。
这里说的再不是一个单纯的真假和有无,更不再局限于这什么赝品的真假之辩。
已经把真假有无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
此联饱含人生哲理,绝非一个少年能随便写得出来的。
梦之队六人也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一个十七岁的同龄人写得出来的。
将心比心,他们六人加起来也不可能有如此人生感悟。
这怎能不让人心生怀疑感慨。
然而一旦联想到方唐镜的人生,却是不信都不行。
十六岁的府案首秀才,本有大好人生,却突遭厄运,被革了功名,悔了婚姻,败了家境,孑然一身,生活之艰辛不问可知。
其间必是尝尽世态炎凉,遍阅人生冷暖百态,此时又面临生死之境,实是有感而发!
如此一来,六人看此联时便不免感受到了其中的悲怆之气以及其中饱含对世事的通透。
六人这才发出“方君此联,无人可应和矣!”的话来,实是发自肺腑。
然而他们是服了,却是让外面的众人更是心痒难耐,颇有些自忖才高的人却是不服,要知道,现在来看热闹的已不止是读书人,更有了举人和一些致仕在家的高位读书人。
听到梦之队竟说出这等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的话来,都不由重重的哼了一声。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