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乘兴而来
明朝大孝子
青橘白衫
朱棣扫了一眼他们,缓缓的开口说道:“行了,都起来吧!有罪没罪,不是你们说说的,李恒,案子交给锦衣卫,让他们继续查,王世焕的家产给你安抚灾民和百姓用,够了吧?”
“够了够了,臣领旨谢恩。”李恒连忙借坡下驴。
在场的众人脸色各异,大多数文官的脸色都很难看,皇上把案子交给了锦衣卫来查,显然是不准备善罢甘休。
事实上,朱棣被刺激的够呛,一个小小的商人就敢和官员相互勾结,敢干倒卖粮食,置国家法度于何地?
窥一斑而见全貌,可想而知朝堂上下的贪污有多严重。
满嘴仁义道德的官员,他们究竟贪污了多少钱,朝堂上没钱用,他们整日里哭穷,私底下都把钱往自己的兜里装。
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怎么可能忍?别说其他的,为了钱也不能忍,朕还要去北边打仗,乖乖把你们的钱掏出来。
李恒在旁边冷笑,让你们得瑟。
现在朱棣刚登基,文官们还不知道纪纲有多厉害,李航相信这次的事情,绝对能够让他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行了,散了吧!”朱棣站起身子先离开了。
其他的臣子也都三三两两的向外走,路过李恒身边的时候,有的人报以微笑,有的人则是抱拳示好,有的人则是面无表情的越过,有的则是冷哼了一声。
李恒也不在意,笑眯眯的站在原地。
“李大人。”纪纲笑着凑了过来,抱拳道。
“纪大人。”李恒连忙回礼道。
“皇上把差事交给了我,如果有什么需要李大人帮忙的地方,还请李大人不吝赐教。”纪纲态度和善的说道。
“没问题。”李恒笑着点头说道:“我一定尽力帮忙。”
“那就多谢了。”纪刚点了点头,转身走了,脚步很快,虎虎生风,看得出来他很着急去办案子,想要立功。
李恒忽然福至心灵,朱棣这是在回护自己。
将自己从案子当中摘了出去,李世焕的钱财给自己来,让自己能够安抚百姓,镇压灾民,其他的事情不必掺合了。
李恒嘴角露出了笑容,不愧是没有大杀功臣的永乐帝,了不起。
“走,本王请你喝酒。”朱高煦走到李恒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声的说道。
“王爷的好意我心领了,”李恒笑着说道:“酒就不吃了,忙了好几天了,身子疲惫的很,也一直没有回家,我想回家休息一下,顺便看看。”
“也好。”朱高煦点头说道:“咱们一起出去。”
“好。”李恒笑着点头答应道。
出了皇宫回了家,李恒洗了一个热水澡,下午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
接下来的几天,李恒很忙,城北难民营那边他要盯着,王世焕家产的处理,他也要盯着,尤其是处理家产,牵扯到钱财,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哪怕是其中一件古董让人给换了,那都是贪污,都是大罪。
自己现在处于风口浪尖,那些御使都在盯着自己,随时随地想置自己于死地,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李恒,李恒。”朱高煦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走了去了。
李恒放下了手中的账册,笑着站起身子迎接道:“王爷如此急切,可是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吗?”
“好事情没有,坏事倒是有。”朱高煦无奈的说道。
“出什么事了?”李恒语气随意的问道。
“有人要害你。”朱高煦压低了声音说道。
“谁要害我?”李恒迟疑着说道。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朱高煦瞪着眼睛说道。
李恒目光一凝,迟疑着说道:“陈瑛回来了?”
朱高煦缓缓的点头,李恒无奈的苦笑,刚过几天消停日子,他又跳出来了,真真让人无奈啊!
说起永乐时期的酷吏,很多人会想到纪纲,实际上这个陈瑛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朱棣手里面一把非常非常锋利的刀。
陈瑛,洪武年间,以人才入太学。不久,擢升监察御史。洪武二十八年,升任山东按察使,建文元年,调任北平按察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