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施计巧截银
霍启秦可卿
红楼大帝:从截胡贾雨村开始
虽然他知道贾雨村以后会是个忘恩负义,趋炎附势的小人,但那毕竟是以后的事情。
而现在的贾雨村可谓是相貌堂堂,为人正派,满腹诗书,才华横溢,有着大好前途的赶考举子。
自己若是暗算他,一旦事发,自己可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可就真就要亡命天涯了。
唉,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在贾雨村还未变坏前,实在是没有动手的理由。
然而若是放弃这次机会,让贾雨村顺利进京赶考,高中进士,霍启心里又很不得劲。
要知道贾雨村可是个忘恩负义的真小人,甄士隐资助他进京赶考,可说得上是他人生中的贵人。
然而当他上任金陵知府,遇到拐卖英莲案时,是怎么做的?
如果仅仅是畏惧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权势,徇私枉法,不敢定薛蟠的罪,也还说得过去。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葫芦庙的小沙弥说过,凡是做官之人,都要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
不然无意中得罪了权贵,官便做不长久,这也算是当时官场的潜规则了,所以并不是贾雨村的个例。
从葫芦僧乱断葫芦案的角度来说,我们很难从道德的层面去谴责他。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真真的是人品有问题。
甄士隐对他如此大恩,他遇见恩人的女儿被拐卖,从没想过要救她脱离苦海。
除了糊里糊涂的判案,就是给贾府和王子腾去信,邀功请赏。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可以出钱从薛家,再将甄英莲赎买过来,送还给大如州的封氏,让他们母女团聚。
这恰恰是很有可能办到的,薛蟠打死了人,薛姨妈早就慌得不行,写信托关系周旋此事。
而他既是贾府的门生,又是此案的主审官,薛姨妈很可能会卖他这个面子。
然则贾雨村经过前次罢官,已经变得非常圆滑世故,连做人最基本的感恩都忘了。
因顾虑操作此事,可能会恶了薛家,进而得罪了荣国贾府,便连提都没有提。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如此不知感恩之人,我们只能用心性凉薄,忘恩负义来形容。
想到这里,霍启心中怒气冲天,眼冒精光,真想给这小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正当霍启心里焦急的权衡利弊时,突然脑海中一闪,冒出了一个主意,借刀杀人,不,借人偷银。
猛然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其实自己一直走入了死胡同,自己的目的是,破坏贾雨村进京赶考。
至于用什么手段,可好好斟酌一番,不一定要打残他,或是杀了他,只需找人偷走银子,他自然就去不了。
想到这里,霍启心生一计,他赶紧出门,经过十里街到仁清巷走去。
这一路走来,霍启随意的和街坊邻居们打着招呼。
在十里街快转了一圈儿,才见到一个尖嘴猴腮的瘦子迎面走来,他嘴角不由的翘了起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