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鞑靼入寇大同

 霍启秦可卿
    经过几个月的历练,此时一众老工匠的技艺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制作出的玻璃镜,就连后世见过世面的霍启,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霍启暂时也没有将更高级的玻璃瓶、玻璃杯、玻璃碗等制作工艺,传授给他们。

    因为玻璃镜的市场才刚刚开始,远远没到饱和的时候,此时不宜开辟新的产品,浪费了玻璃镜的商机。

    随着李俊卖出的第二批玻璃镜,美轮美奂的镜框,明亮无瑕疵的镜面,江南各地的豪商巨贾,勋门贵族,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蠢蠢欲动,开始谋划抢夺霍启的玻璃秘方。

    只是随着武林大会上,霍启的绝世勇武传扬开来,所有人都偃旗息鼓,踌躇犹豫起来。

    他们这些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上层巨擘,深知这等绝世凶人,绝对不能逼急了,万一逼得霍启落草为寇,凭着他的绝世武力,横扫江南也不是不可能的。

    等第二批玻璃镜卖完,霍启又收获了八十万两白银,可谓是和抢钱没什么两样。

    此时的草原上,王保保已经组建了两万汉奴军,巨大的物资消耗,让部落里怨声载道,他几乎都快弹压不住了。

    好在阿达汗没让他等待多久。

    六月中,阿达汗对各部下达了集结令,准备入寇大同。

    得知阿达汗准备进攻大同的消息,王保保赶紧派人给霍启传递消息。

    然后他集结了本部一万五千精骑,抽调一万五千汉奴军精锐,组成三万骑兵,向阿达汗大本营,丰州滩集结。

    三日后,集结了鞑靼各部的阿达汗,率领着二十万铁骑,浩浩荡荡的朝着大同进发。

    大乾自开国,成祖五征漠北起,满朝文武,以及天下百姓就极度厌恶鞑靼人。

    历代都严厉禁止大乾与鞑靼的边市贸易,而群臣们也都认为大乾为天朝上国,地大物博,鞑靼人为夷狄,无需贸易,更不可将战略物资流入草原。

    然而,隆正帝登基之前,上至康平帝,阁部重臣,下至边防守备将领,几乎无一人忧心军备,他们似乎天然的认为,野蛮的鞑靼人根本不可能是大乾边军的对手。

    他们早已经忘记了,让大明亡国的“土木堡之变”,正是草原瓦剌部的首领也先造成的。

    如今,距离明朝“土木堡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多年。

    不论是皇帝还是大臣们,都已经忘记了那种外敌入侵,将要亡国的切肤之痛,大乾朝相比于明亡时期,并无任何进步。

    而阿达汗对于能否攻入大同,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只不过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更多的是想劫掠中原地区的铁、布匹等物资,扩充势力。

    然而,让阿达汗没有想到的是,大乾边军竟糜乱至极,如此不堪一击。

    他率领的大军还未抵达长城,大同总兵张达、副总兵林椿,就被派出数万鞑靼前锋精骑,伏击杀死。

    眼见大同边军虚弱至此,阿达汗遂命令鞑靼大军,涌入大同各堡,杀人放火,肆意劫掠。

    一时间,大同各地,烽烟四起,百姓遭难,堡毁人亡,遍地狼藉。

    一封封边疆急报,六百里加急送往神京,寻求援兵。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