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陛下属意二皇孙?

 朱允熥朱允熥朱棣
    “李大人,您跟陛下多年,您和我们透露一下,今日陛下召我们是为了......”

    “这段时间,陛下因太子事,悲伤多时,现不过要处理政务,尔等莫要多想!”

    礼部侍郎李原名摇头道,老朱家的官不好当,当了三年尚书,说被撸就被撸,这些同僚不敢问兵部这些实权的,尽霍霍他,他容易吗。

    “我等臣子忠君爱国便好,不可妄议陛下私事。”

    就在李原名闭嘴时,大理寺左试丞一拍脑子道:“是啊,陛下立皇储等事,咱们臣子怎么能去妄议呢,多谢李大人教诲。”

    户部尚书赵勉笑呵呵道:“还真是多谢李大人一针见血的看法。”

    李原名咬牙切齿看着他们,其实在场的谁是个蠢货,大概都明白陛下深夜召见,不过是想有个人出来顶锅,证明其他人不敢妄测。

    看到有人顶锅了,这些大臣开始聚在一起讨论,那个皇子皇孙可以坐那位子。

    ......

    “这些老狐狸。”老朱听着手下人的传信,有些戾气道。

    “都是不粘锅的好臣子啊!”

    这次只有文官,没有武将,文官意见很少有一致的,但武官都会选朱允熥,这是朱允熥天生自带的,也是老朱头疼的原因之一。

    皇帝只能和臣子合作,但不能合伙啊!

    “詹尚书依你看,陛下喜欢谁呢?”

    “是立长立贤?”

    “是皇子,还是皇孙呀?”

    古代皇位正常更替,就是这两种,嫡长子虽然有不少问题,但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可争议性。

    至于立贤,就有点扯淡了。

    何为贤就够人喝一壶了,颜回清贫乐道是贤,吟诗作对是贤,琴棋书画也算贤。

    贤的定义太模糊。

    基本就是皇帝喜欢那个立那个,但是对儒家,对嫡长子制度的受益人,当然是偏向嫡长子制度。

    可谁知道老朱心里在想什么,老朱这种千古一帝,没人敢招惹好吧,一不小心触怒了龙须,就可以风光大办了。

    詹微听到众人的询问,苦笑地摇了摇头。

    这种事,他人说说还可以,但自己身居高位,这种政治敏感问题,不可多言,不然容易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祸端。

    老朱换人换太快,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养老善终。

    其他人也不在乎,他们的地位,刚好可以谈论这些,毕竟他们对这种朝廷大事微乎其微。

    纷纷说起那些能入他们眼的皇子皇孙。

    “你说秦王有可能吗,封地西安,是诸王之首,也是嫡次子。”

    兵部尚书茹夜正闭着眼,听到秦王朱樉的名字,直接来了一句。

    “秦王戾,陛下不喜......”

    他倒是不怕讨论这些,本来老朱今年也准备撸他了,也没有前途了,口嗨一下还是可以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