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六代机后续 1

 陈勇
    【通过广大网友不懈的努力,在首飞过程中拍摄的我国成飞六代机,照片越来越清晰了,一些细节浮现了出来,完整的机身编号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那就是36011,参考此前歼二零试飞时的命名规则,前面的数字为36,那就暂时以歼三六称呼。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架飞机最后两位的编号11,这就颇为让人意外。】

    【参考之前试飞的歼二零原型机,其编号为2001,这代表该机是歼二零的第一架原型机,而直到一年多后,另一架明显经过修改的全新歼二零亮相,编号2011,从此以后,歼二零正式量产,并开始装备部队,根据这一命名规则,这次新机编号不是36001,而是36011,那就意味着这架歼三六不是原型机,合理的猜测,这可能是接近于完全定型的量产型。】

    “所以之前才说,这是专门准备的诞辰纪念?”

    旁人听完意思点点头表示赞同,“告慰列祖列宗一直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嘛,古有诗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取得好成绩了,当然是要告慰先辈在天之灵”。

    “诚然,古往今来,孩子有了好表现,第一件事都是去长辈面前展现展现,后人都把他当父亲一样看待啊”。

    【从放出的各种视频中,歼三六机头尺寸比歼二零粗壮很多,这意味着可以容纳尺寸更大的探测雷达,态势感知能力会有倍数级提升,歼三六的下巴两侧非常亮,很可能是大型红外光学窗口,这对于对抗B21NGAD以及当前的第五代,非常有用,该机的前三点起落架也很特别,视频中新机的起落架并没有收起,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主起落架是纵列双轮,那么这一点和米格31以及苏34的设计非常类似,这意味着新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很有可能超过50吨,】

    【此外机头肉眼可见的十分巨大,隐约可见大面积透波材料窗口,机翼后缘气动面非常复杂,因为取消了垂尾,歼三六机翼上布置了密集的后援操纵面,每边五片的开裂襟翼提供偏航控制,还能用于辅助减速,但是这种无尾设计也有缺点,就是飞机的不稳定性会增加,对于飞行控制系统的要求极高,美国媒体推测,我国应该是在飞控技术上有着重大突破,足够维持这架扁平战机的飞行稳定。】

    【这里再讲一下战机取消垂尾设计后会带来哪些优势,第一个好处就是隐身,未来战斗机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极端隐身化,也就是说,六代机追求拥有,比现有五代机更上一层楼的隐身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在设计上拥有更大的创新突破,取消垂尾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条捷径,现役的四代机,都拥有与机身机翼成直角安装的垂尾,这会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直角反射,显著地增加了战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而到了第五代隐身战机时代,为了避免这一点,如F22,歼二零等隐身战斗机,就采用了倾斜的双锤位,也就是V型垂尾,这个设计显著减少了RCS。但问题是,即使是采用V型垂尾,也只有迎头方向达到了0.01平米的隐身效果,而尾部和侧面则不然,而在取消垂尾后,战机则有望能实现全向360度无死角的0.01级别的隐身,这对战机的生存能力提升无疑是巨大的。】

    【但如上面说的,取消垂尾后却会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战机的机动性明显降低,无法采取常规手段进行偏航控制,但是随着推力矢量发动机的进步,这种无垂尾技术开始应用, 先进的新型多元矢量推力发动机尾喷管能够360度进行转动,通过尾喷口的上下左右调整,来改变飞机上下左右偏转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对机动明显不利的无垂尾设计,敢出现在下一代战机设计图上的主要原因,因为未来的第六代战斗机完全可以通过推力矢量发动机来代替水平尾翼和垂尾,这种做法等于是隐身、 机动我全都要。】

    汉-刘邦

    刘邦目不转睛的看着天幕,盯着那架翩翩起舞的小叶子,肘了一下旁边的张良,“子房,这后人高手是真的多啊,这么一些什么都没有写的视频,他们能分析出那么多东西,你说后世政府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张良:“不知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