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
秦立民庄洁
大地之上
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站在会场前方的是一个穿着中山装,看起来三十来岁面色黧黑的男人,他姓杨,是玉门油田管理局的局长。他首先对大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着今天就由他来发表演讲。
“今天,我们的石油战线又增加了新的力量,其中还有不少是刚从大学毕业就满怀激情来到我们这里的知识分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和我们同心协力,开采出更多的油田,把玉门建成我国的石油基地!我代表玉门石油管理局,代表曾在这里艰苦奋斗过的石油人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杨局长接着说:“每当有新同志的加入,我都会讲个故事。”
“想必你们也都看到过在马路上穿梭的公共汽车上有一个大包,
可能有些人不明白,那个包是个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啊?答案是,那是个煤气包。因为我们的国家缺油,咱们道路上的车烧的全是煤气,而那个包就是煤气包。”
讲到这里,杨局长停顿了一下,双目炯炯地扫视着全场的与会人员。
“汽车因为缺油,所以只能用煤气包来作为行驶的动力。可为什么缺油?因为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了石油禁运的政策。汽车没油,就不能开动,要用油的机器没油,就不能发动,而一个国家没油,那国家还如何前进呢?”
“同志们,有知识的青年们,国家缺油就像是一根刺,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石油人的心,新中国的前进不能没有油,而我们今时今日之所以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就是为了油!为了开采更多的石油!因此我希望每一个来到玉门的同志都可以鼓起干劲,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国家不再成为缺油、贫油的国家!”
杨局长向前跨了一步,对着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台下掌声雷动。
听着杨局长热情洋溢地讲话,秦立民一双手拍得通红,他却好像没有感觉到痛。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父亲在玉门寻找油田的情形,看到了父亲在钻井旁忙碌的身影,他更加明白了父亲当年为什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在这里。
当年,父亲想要为国家石油事业做贡献,想要找到石油,开采石油,却没能完成,现在他要接过这副担子,肩负起他应有的责任,完成父亲当年没有实现的心愿,为国家脱掉贫油的帽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杨局长的讲话,让大家一扫之前看到艰苦简陋生活环境而低沉的心情,大家又都被激发起了无限的热情,心中充满了干劲,
这时,林副局长拿出一份清单,开始宣读分配名单。
“庄洁分配到技术部,郑俊成、方丽丽分配到《石油工人报》编辑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