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

 秦立民庄洁
        1957年春,北京石油学院,一名衣着整洁、身材挺拔、双目炯炯、满脸欢喜的年轻学子,脚步轻快地向男生宿舍快步走来。

    室友们回头望向走进宿舍的秦立民,纷纷向这位排行最小的室友发问:“立民,系主任那边怎么说?”“你的心愿能实现吗?”“秦立民,你倒是快说呀,学校同意你申请去玉门油田了吗?”“看他的表情,应该是成了。”

    在这连珠炮式询问和室友们如兄长般关切目光注视下,性格内敛、不善表达情感的秦立民长长舒了口气,缓缓点头,轻声说道:“嗯,同意了!”

    继承父亲之志,投身祖国的石油工业,这是秦立民选择就读北京石油学院的初心。至于秦立民为什么坚持一定要去玉门油田,则要追溯到他幼年时那段难忘的记忆……

    那时的秦立民虽然只有六岁,但记忆已经是很牢固的了。

    一天,母亲突然神色慌张地匆匆收拾好行李,牵起秦立民就赶往火车站,她要带着幼小的儿子坐火车去往大西北一个叫做玉门的地方。

    三天三夜的旅途中,母亲极少开口说话,总是盯着窗外出神。列车进入了荒芜的西北大地,母亲的脸色愈加苍白凝重,眼神也更多透出悲伤之情。年幼的秦立民也越来越感到不安,他想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他甚至想到是不是父亲遭遇意外受了重伤。但又不敢向母亲求证。其实小立民对父亲的记忆和印象更多的是来自家里那张泛黄的照片上。

    这些猜测在秦立民幼小心灵深处来回翻腾着,直到火车哐当哐当驶进玉门车站时才暂停下来。那个下午,当小立民和母亲走出玉门火车站时,正遇到沙尘天,黄沙飞舞,漫天的沙尘让小立民喘不匀气、睁不开眼,他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小手牢牢地拽着母亲的衣襟,生怕一阵狂风把母亲吹没了。这,就是玉门给秦立民的最初印象。

    母亲一手拎着行李,一手紧紧将儿子揽在身边,迎着风沙,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一排土坯屋。屋前站着的两位伯伯将他们母子俩引进屋子,他们与母亲低语几句就离开了。屋子里面的陈设简陋陈旧,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屋子角落有个土炕。可能是窗户和屋门有缝隙,在屋里依然能够听到呼啸的风声,闻到浓浓的沙尘味。好在屋中有个小铁皮火炉,炉上的一个旧铁皮烧水壶冒着热气,这多少解除了一点小立民心中胆怯和寒意。

    “妈妈,我们来这里做什么呀?”小立民终究还是怯生生地向母亲提出了憋在心里的疑问:“是不是爸爸出事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