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修建运河和象骑

 赵扶苏
    第53章 修建运河和象骑(1/2)

    离开了洛阳学宫,赵扶苏被诸子之辩彻底震惊:

    历史上,周朝末年,大秦之初,华夏大地的科技文化就已经发展到这么高的巅峰状态了吗?据说楚国的冶铁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能够打造几千年不生锈的钢剑。制造业也达到了迄今为止无法超越的程度!

    作为现代穿越过来的网文小白,连不锈钢都没搞懂,更加不要说在钢剑上镀铬的技术了。放眼现代,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没有一位炼钢专家能够想出如何在两千三百年前给钢剑镀铬的技术!

    赵扶苏思绪从遥远的现代抽了回来,现在是周朝!是大秦崛起的时代。既然这个时代确实有着超越凡人的力量,大秦以水德出现在华夏舞台上,那么就充分发扬大秦水德的威力吧!

    修建郑国渠的郑国、修建都江堰的李冰、修建灵渠的三将军都是要重用的贤能。灵渠打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在大秦时代就将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紧紧连接在一起。

    如果打通了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这五条大江河流水系,有运河相连接,那么在大秦时代,必能掌控这五条水系流域。

    渤海湾的河流水系直接通到渤海,从渤海进入各条水系很方便,没必要劳民伤财,鸭绿江、辽河、海河水系因此可以不用修建运河。

    红旗渠修建运河都在大江大河的上游,自青藏高原起源的大江大河最终将全部连接在一起。这是一个宏伟的水利工程,也是启动极其庞大战争机器的前置必要条件。

    可是如何做到呢?理想非常丰满,现实却极其骨感。

    西南青藏高原高耸入云,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大江大河几乎都发源于此,但是渺无人烟。人类在此生存艰难。要在茫茫大山中穿凿隧洞,即使有炸药相助,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施工还是要找专业对口的人。

    赵扶苏在贤能榜论坛开出一间议事堂,将范雎、蔡泽、郑国、李冰父子、三将军、火药君九人请入,一起商议如何推进运河工程。

    “河西走廊运河段已经开工,严君樗里疾将整个封地的四万户民都投入,开挖运河工程,几年即可完工。灵渠修建估计也就两三年时间。寡人决定倾周朝之国力,全力修建运河。”

    大秦时代,西北的雨水很充足,河西走廊一直往西就是巨盐泽,塔里木盆地还是绿洲遍地,能承载数十国人口的肥沃土地。

    大秦琅玡台石碑上刻着大秦疆土西至流沙之地。难道大秦的领土已经翻越了葱岭?

    时间往前推七十几年,亚历山大的脚步停留在葱岭以西。在阿富汗的地盘上盘旋了两年多,等待派出的斥候探路结果,结果斥候返回的时候,带给亚历山大一个极其沮丧的消息:

    “东边是无尽的沙海,供养不了大军。如果大军坚持进入,很可能会在沙海中渴死、饿死。”

    亚历山大于是掉头南下,将印度河流域的国家给揍得鸡飞狗跳。

    欧洲人直到现在都为此事耿耿于怀:

    “如果亚历山大再勇敢一点点,从阿富汗打入塔里木盆地,逼近嘉峪关,并在河西走廊建立一个王国。”

    “那么秦始皇击败了罗马人建立的小王国后,就知道西边还有一个大大的欧洲,必定会让罗马俘虏带路,循着亚历山大大军的路线征服欧洲。”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