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秦昭王陵墓

 赵扶苏
    第51章 秦昭王陵墓(1/2)

    赵扶苏做了示范之后,将炸开的山体做成了一个伪陵墓入口墓道,然后接手真正的陵墓修建工程。

    “为了保密,儿臣请修改陵墓墓道图纸!”

    毕竟是赢子楚的祖父,这个待遇不能低了。古代帝王事死如事生,生前能力有多大,死后的陵墓也要配得上生前功绩。

    这河东六国灭得只剩下一个楚国,而且按照现在的统一进程来看,很有可能在秦昭王手上完成华夏大一统。建立了如此伟业的秦王,陵墓级别怎么能低了呢!

    赵扶苏看过了盗墓笔记,后世两千多年,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没剩几个。其中最难盗的是元朝帝王的陵墓,因为根本没有元朝帝王埋葬的位置。

    元朝帝王埋葬的地点始终只有一只母骆驼知道。如果哪天那只母骆驼死了,那么这个元帝的陵墓也就成为千古之谜,连同时代的亲父子兄弟都不知道在哪。后世去哪里找线索盗墓呢?

    其次难的是乾陵。

    历史记载有三次大的盗墓,一次是黄巢发大军四十万挖乾陵,结果挖了一条长一千多米,深几十米的深沟,几乎把半座梁山都挖掉了也没找到乾陵在哪。

    第二次大的盗墓发生在五代,《新五代史》记载:

    “温韬为耀州(今陕西耀县,当时乾县为其辖地)节度使,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唯乾陵风雨不可发。”

    因为风雨,耀州节度使温韬停止了大规模的盗墓行动。

    第三次发生在近代。盘据在关中地区的小军阀孙连仲派工兵用黑色炸药炸开了墓道表面的封石,但看不到墓底。忽然现场刮来一阵狂风,飞沙走石。

    当地百姓给盗墓的工兵们讲了许多盗墓时发生的稀奇古怪事情,孙连仲本人也对盗此陵必遭报应的传说半信半疑,内心恐慌,于是下令重新回填已炸开的墓道口。

    秦始皇陵墓也未曾遭到盗墓,原因大概是始皇陵封土层厚,又找不到入口,封土下有大量水银,打盗洞下去,必定会吸入水银蒸气而死。加上历朝历代都对始皇陵恭敬维护,所以两千多年都不曾被盗。

    赵扶苏决定使用多种防盗墓的技术确保秦昭王陵墓不被后世盗墓贼盗墓。

    秦昭王陵墓上要覆盖封土,所以不可能隐藏不被人发现。只能在墓道设计和防盗方式方面下功夫。

    赵扶苏建议秦昭王以山为陵,这样既可省却堆封土的劳役,又增加了陵墓高度,随便一座山体都是几百米上千米高度,而且万年都不会减封土高度。

    有火药相助,即使是坚硬岩石的山体也能凿开山体,在山体里面修建墓室,安全性不知道比封土高了多少倍。

    秦昭王见到赵扶苏提出来的新陵墓规划图,十分高兴:

    “寡人心安了!”

    立即同意赵扶苏的陵墓方案。

    赵扶苏将陵墓设计在山体的地平线下方,后世盗墓的只会想着墓室都在山体中,千方百计向着山体上部寻找墓道,自然不能得逞。

    为了迷惑后世盗墓者,陵墓墓道修了整整八条,八个方位上都有墓道,斜斜往上,通到山体半山腰。这八条墓道每一条又都是真的。但是每一条墓道都不好找,入口都深深隐藏在山体各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