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宰执天下8

 张伟
    这时倭国的北朝天皇和朝廷才知道夏朝是他们完全惹不起的存在。

    他们连忙求饶,自动放弃了收回矿山和禁止海商的要求。

    随着夏军的进一步逼近,倭国北朝吓得赶紧上表要称臣纳贡,并表示要认夏朝为上国父朝。

    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夏朝与倭国北朝签订了包括割让银矿所在的岛屿,开放港口,片面最惠国等条约在内的"友好合作条约"。

    条约总计二十一条,有效期九十九年。

    (后面的过不了,直接写国内篇。)

    大昌九年,内阁首相张伟鉴于江西,浙江,安徽等人口大省连续出现农民反抗地方衙门的暴动,提出了一系列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第一杀政策是限田。

    也就是限制一个家庭的最高田产不得超过五万亩。

    超出这个限额的田产,超出部分土地全部充公,并且家族还要进行一定的惩罚。

    这个条例直接对大地主和皇家勋贵开刀。

    勋贵和大地主们没少在朝堂上攻击张伟的政策祸国殃民。

    还有部分亲王和郡王,因为这个政策失了部分土地,他们在大昌帝面前诋毁张伟,说张伟居心叵测,试图离间皇家。

    张伟和亲信也抓住了几个田产明显超标的勋贵和大地主。

    对于跳最凶的几个,张伟毫不犹豫借助皇权和朝廷力量,对这些勋贵和大地主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既然多余出来的土地都不愿意分给贫穷百姓,那么干脆就不要当勋贵和地主老爷了。

    还好张伟在推行这个政策前,跟大昌帝讲明了利弊,大昌帝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所以大昌帝并没有听信其他人污蔑张伟的言论。

    大昌帝为了表示自己对改革的支持

    还把皇庄的一部分利益捐了出来,甚至把皇庄的一部分土地也分配给了当地的流民和无地百姓。

    大昌帝的坚决支持,再加上这个政策只限制权贵们的部分超额利益,根本没动他们基本的利益盘。

    所以这些人在反对了几年没有成效之后,也就默认了下来。

    当然,这些人还是在等待时机,一旦大昌帝的支持,或者张伟本身出了变化,

    他们肯定会跳出来,在反对这个政策的。

    张伟的第二个政策是鼓励垦荒。

    从开国到大昌九年,虽然中原和江南腹地的大部分耕地都已经开发出来。

    但是在东北,朝鲜北部,越南南部还有西南一带,仍然有大部分荒地可以开垦。

    碰到灾荒之年,朝廷就组织灾民去上述地区进行集体开荒。

    开垦出来农田一律免交三年田税,三年之后也只需正常交税五年,所开垦的良田,既归开荒者本人所有。

    中国人虽然有乡土情结,讲究故土难离。

    但是到了实在吃不上饭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因此,从大昌九年开始,大夏朝掀起的轰轰烈烈的重新开荒运动。

    这个政策对权贵没有太大的影响,却能缓解国内的土地不足和人口过多的矛盾,是一个全民皆欢喜的政策。

    张伟的第三个抑制兼并的政策是税收。

    税收又分为三个方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