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倭国龙脉
李信贾诩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相比于,传统的中原王朝,李信想要在皇权神器之上,再添一柄金融神器。
是以金银铜钱,三本位的流通与改革,势在必行,也是李信以个人的手腕,强行推动的。
而这其中,金银铜等货币的流通,和彼此汇率的稳定性,是重中之重...
如今倭国女王献上来的舆图,和石见银矿的出现,相当于让他窥见了,解决金银铜本失衡的问题...
而石见银山,作为倭国境内,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银矿,保守估计储量不下于六万吨。
其中蕴含的财富,极度惊人,不但是日本战国史的见证者,更是幕府兴衰的历证者...
整座石见银矿,从一五二七年被发现,到一九二三年停止了矿山开采活动,足足开采了近四百年。
特别是大航海时代,其一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产银山之一。
鼎盛时期,年产量高达两百吨,占世界银产量的三分之一,被欧洲人称为银山。
可以说,石见银山,在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
为日本幕府提供着,对海贸易的重要财源,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甚至后来丰臣集团,发动文禄庆长之役侵略朝鲜,硬刚大明王朝时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石见银山...
想想仅仅一座银山,便能维持倭本幕府,四百多年的财政创收,其中的价值该有多少...
想想猪明的崇祯皇帝,因为国库空乏财政破产,拿不出军饷,最后只能吊死煤山...
如果当初猪明有这样一座银山供给开发,哪怕崇祯在怎么昏庸,至少能多支撑个三五年...
可以说,石见银山的价值很大,其不但是倭国中世纪的宝藏,更是后四百年的国运命脉...
如今被倭婢女王,进献出来,相当于提前一千三百年,抽去一条龙脉...
少了这样一条能量强劲的大动脉,日本这条断脊之龙,将来能不能崛起,还是两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