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设伏

 卫桢
    那时候陛下刚刚登基不久,很需要这些寒门官员补充那些站错队的,对这个沈传胪很是满意。

    本来官运亨通的一条青云路,结果家里人作死,没见过市面,随着沈大人的官越做越大,家里人也越发膨胀的厉害,都觉得儿子当了大官就厉害的,别人送来的东西一开始不敢收到后来光明正大的收,最后还干起了强占民田的事情,被御史台抓了小辫子,一顿参后,一个正五品同知就这么被撸了。

    好在这个沈大人在任上倒是做了不少实事,官声也不错。所以落得一个全家流放的下场,不然,少不得被砍头。

    哎,要不是家里人拖后腿,等那个知府任期满了,下一任知府妥妥的就是他了。卫桢只觉得可惜了,古代的科举制度何其严厉,一个农家培养一个进士出来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对于这个请求,毛子兴自然应允了。

    大概早起赶路,中午休息这个作息时间的调整让大家的精神比以前好了不少,赶路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对此毛子兴暗暗松了一口气。

    进了湖南界,表示这一段路程终于走了三分之二了,在过大半个月,他们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将这些人交给当地的府衙登记造册就可以打道回京了。

    大夏的流放跟以往的朝代不同。以往朝代只要流放,离死也不远了,因为流放路上是死是活全看天意。

    而大夏,本就人丁稀少,幅员辽阔。所以只要不是坐实了谋反卖国等罪大恶极的犯罪,一般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开荒就成了这些人终生要干的事情。想想以前鸡鸭鱼肉可劲造,一旦流放,前期可是连小米粥都吃不上,更别提什么肉了。

    这些是对那些曾经的“贵人”最好的惩罚,砍头疼就那么一下,死了啥也不知道了。只有活生生的被折磨,才是最终的刑罚。

    这是大理寺那些人摸着胡子曾经说过的话。

    等到了房陵,他们就得跟普通百姓一样,种田,开荒,纺织。

    尤其是房陵这样多山的地方,开荒就是一种难上加难的事情。

    想到这,他回头看了眼卫桢,这个比他小两岁的……女将军,确实有点能耐,就这么发配到房陵种田开荒似乎有点可惜了。

    不过,这些也不是他这个小小武将能管的事情。

    反正只要将这些人安全送到,他门就可以达到回府了。

    忽然有点想刚满一岁的儿子。

    湖北多丘陵,跟河南的地貌简直来了个反差。

    看惯了一马平川的平原,咋一看山水潺潺,山头耸立的丘陵,被晒的头晕眼花的众人脸上都闪过一抹笑意。

    有几个文人还颇有雅兴的赋诗一首,其中就有那个沈青云。

    卫桢虽然不懂诗词歌赋,但听起来朗朗上口,确实不错。

    在看周围的山体,卫桢也笑了。

    这种地形,最适合打反包围了。

    不是喜欢跟吗?不是等待机会吧,姐姐就给你们制造机会。

    这一日,端午节。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