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班师回朝被催催

 刘辩卢植
    第376章 班师回朝被催催(1/2)

    许劭和刘繇也是名士。

    既然此刻见到了,还出了这么大的乌龙......

    刘辩目光平和地望向许劭与刘繇,缓声道:“二位皆为名士,才学卓异,今日虽经此番波折,却也算是与朕有缘。

    朕观这朝堂之上,正需贤能之士辅佐。

    许劭,朕现征辟你为议郎,望你能以那敏锐之识,洞察时势,为朕出谋划策,于朝堂论政之中,畅抒己见。”

    许劭赶忙上前一步,长揖到地,恭敬说道:“陛下隆恩,臣定当殚精竭虑,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必如古之贤士,忠君爱国,不遗余力。”

    刘辩微微点头,继而又看向刘繇:“刘繇,朕亦征辟你为侍御史。

    此职关乎朝纲风纪,责任重大。

    朕知你素有清正之名,期望你能秉持公正,明察秋毫,如利剑高悬,威慑奸佞,使朝堂之上清风劲吹,吏治清明,为大汉江山社稷筑牢根基。”

    刘繇亦伏地叩首,诚惶诚恐道:“陛下圣明,臣承蒙陛下眷顾,敢不尽心竭力,严守职责。

    定当以国法为尊,以公理为凭,纠察百官,肃清吏治,不负陛下所托。”

    一时又说了些话,便让人带刘繇和许劭下去了。

    刘备见刘辩心情愉悦,似是得了时机,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陛下,臣有一事,只是恐其唐突,故而踌躇。”

    刘辩听闻,不禁展颜笑道:“玄德,你这一说,倒勾起朕的好奇了。

    既知唐突,却更要言说,莫要卖关子了。”

    刘备这才缓缓说道:“此次在冀州能成功劝降麴义,且于当地掀起这般大的波澜,得以平定乱事,实则主要仰仗一人之力。

    此人往昔曾犯下大错,然蒙圣上宽宏大量,予以宽恕并重新启用,如今已似脱胎换骨,全然不同往昔。

    臣曾私下问询他可有何心愿,他坦诚相告,言其少年时因一时胆怯,犯下不可饶恕之错。

    此生唯愿能有幸得见陛下一面,以了却心中夙愿。”

    刘辩微微沉吟,他已经猜到了来人是人,旋即温和地说道:“既如此,朕便允了他这一心愿。”

    果不其然,来者正是史路。

    在原本的历史上,乐隐被杀后,牵招和史路和十几人带着乐隐的尸体返回故乡。

    在路途中遭遇贼寇,史路和其他人吓跑了,只有牵招留了下来,向贼寇哭诉。

    想来这件事情,成为史路一生都难以忘却的羞耻。

    毕竟,后来牵招成为大臣之后,也没有记录和史路有什么交集。

    刘辩给史路的任务其实也是比较轻松的,即看情况不对,烧了武库而已。

    但即便如此,此人还是在畏惧之下逃走,最后还连累牵招丢了司隶校尉的官职。

    不过后来,刘辩听说史路听闻牵招被免官之后,整个人脱胎换骨,倒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谁未曾因为事情而胆怯呢,关键在于能够正视这个事情,以后不再胆怯。

    在牵招的引领之下,史路心怀敬畏与激动,缓缓走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