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姚州城
李启赵青莲李正
皇兄何故造反啊
“将军,徐天阳都走了,我们要不下去拼一波?”
“拼什么拼?他徐叔大是傻子不成,说不得我们刚下山,徐叔大就杀了回来。到时候再想跑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就等着徐叔大回来吧。”
只是当听到最后的五百人也撤退的时候,乌行审才反应过来,可是李启留下的人并没有带辎重,辎重都被徐天阳带走了,所以乌行审并没有追上李启一行人。
乌行审看向姚州城,对着副将冷冷地说:“你徐叔大不守姚州城是吧?回去告诉兄弟们,我们明日进攻姚州城,为了蜀王殿下复仇。”
“兄弟们,将军说了,明天就打进姚州城,为殿下报仇。”
身后的士兵开始山呼般地庆祝,仿佛已经攻打下了姚州,而且已经帮李启报仇了。至于李启有什么仇怨,他们也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更多时候都是听信了将军和身边同乡所说的话。
李启没有管追兵,就他手下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挡得住两千人。算是落荒而逃,但是他想到了某种方法,这不叫逃跑,叫做战略性撤退。
有着蜀王的金牌,进入姚州中自然是轻而易举,李启直接去到了刺史衙门,接管整个姚州的城防事宜。
姚州也是有都督府的,不过姚州原本由南宁州都督府管辖,近些年才独立出来,姚州都督府暂时由着刺史兼任。
而册封李启为益州大都督的圣旨上写着,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十州,并督巂、南宁、会三州都督府。
姚州虽然不在其中,但是因为原本和南宁州的关系,再加上徐天阳,才会听从李启的安排。更不要说姚州镇疆府也是由着蜀王府出钱的。
只不过等到徐天阳任刺史期满后,姚州都督可能就不会由着刺史兼任了。李启对此也是准备了两种计划,一种是让徐天阳直接原地升为姚州都督,再将赖寻安转为姚州刺史,由王归岳接任益州刺史,虽然王归岳不值得信任,但是李启在益州,可以直接架空他。或者李启自己接任益州刺史,安排手下的人当益州长史,接管益州。
另外一种则是让徐天阳去当益州刺史,赖寻安为姚州刺史,姚州都督则是安排现在的陵州刺史刘贺去担任。或者是李启兼任姚州都督。
相比较第一种计划,李启更倾向于第二种,有徐天阳在,要比他自己兼任强上太多,他还没觉得自己可以治理好一州之地,而刘贺虽然在陵州对农事更加熟悉,但是李启对于他也是比较信任的。至于他兼任姚州都督,是实在没有办法时才会去走的一步棋。
姚州属于边州,而且两府府兵数量在剑南道也是名列前茅,甚至于可以说姚州不被南宁州都督管辖,就是因为李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