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二探云中(四)

 刀尖上的大唐
    第24章 二探云中(四)(1/2)

    发生在荒原的小小战斗,就好似在千里湖塘里落下一粒碎石,毫无波澜。局面抵定,草丛里露出马匪头子得意洋洋的笑容。边上郑屠子的一张黑脸还在四处探望,这就完了?爷们儿都没捞着出手啊。

    大寨主收起弓箭,甩甩膀子抖抖手。方才连发三箭用力不小,可得放松放松,否则落下病根可麻烦了。打腰间摸出皮索缠在手上,王义提了障刀,一抬手,招呼几个胡儿亲信扑了出去。

    郑二也不甘人后地跟上,但确实用不着他费力了。一共六骑,死了俩个昏了仨,还剩一个比较清醒,轻轻松松都被拿下。

    队员们将几个倒霉蛋身上插着的箭杆抽下回收,郑伙长揪着眉心想,还是不成,说好了射马抓活口,怎么就射死了俩,可惜。其实郑某人也射了两箭,就是不知道中了没中。嗯,射中人的定不是他,就没那准头,这点自知之明郑二哥还是有的。

    自从军以来,这是头次活捉敌军探子,郑屠子有点兴奋地一一检查了皮索。不错不错,深得俺郑老板的真传,保准挣脱不得。按军律,斥候可值十匹绢,若有大鱼,更贵,活的死的都能换钱。

    原来,昨夜就发现庄里有人马居住的痕迹。这鬼天气,除了斥候探子,但凡正常点的谁吃饱了撑的会在那破庄子里。纵然不能肯定就是河东探子,本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精神,大军还是做出了防范。

    元行钦分析,若是河东探子,极有可能趁夜遁回。那么,这些探子或者贴着山走,或者向北走草原。以元哥儿对探子的深刻认知,藏头不露尾贴山走的可能最大。遂决定布下了几道埋伏,看看能否捞到些鱼虾。

    王大寨主最近得了提拔,工作积极性爆棚,自告奋勇要来执行任务。郑老板对这种偷鸡摸狗的行当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二十人就出来打埋伏。

    其实元行钦前后派出了三股人。北面因为靠着河流,对岸过于空旷,绕远些肯定是劫不住,所以只放了二十来人警戒。对这一路的要求不高,如果发现有敌骑通过,能拦就拦,拦不住就算了,知道有这回事就行。重点在南边,一共派了上百人,在营地与山地之间错落埋伏下来。郑二这波是最东边的一组,主要任务本来是警戒,哪怕拦不住后面还有人兜着。结果他们运气好,守了半夜,这六个小蝌蚪就一头撞上来,被一网打尽。

    “速速走,将马赶上,死活都别落下。”这都是肉啊。郑老板这边张罗牵马,王义那边已简单问了口供,快跑几步凑过来。大寨主情绪有点激动,指着个昏厥的俘兵说:“头儿,摸了个大鱼。这厮是河东军一副将,叫李存贤什么,道是独眼龙之义儿。”

    哎呀?这可真是意外惊喜呀。郑屠子哥黑手一挥:“速走,带回去。”这是一注大财啊。

    一弯月牙还挂在天上,四下里静谧非常。大冬天的,也没有虫鸣,也没有鸟语,土耗子都躲在洞里不出来,只有营地附近稍有人声。

    等郑二提着俘虏进帐,李大和刘二都已醒了。

    审问过程毫无悬念,也不用上老虎凳辣椒水,也不用扎指甲敲断腿,三个兵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就交代了。当兵吃粮么,做是一份工作,又不是要挽救民族危亡,犯不上。问什么说什么,绝不犹豫,并无为陇西郡王献身的觉悟。

    一个断了胳膊的道:“李帅大军皆在应县。”

    摔折了腿的说:“李存璋万余人马便在山口那边浑源。”

    肩头中箭的那厮向前凑上两步,道:“俺就是来盯着安边。”

    那断腿的又说:“对了,这是俺副将,是李帅,啊呸,乃独眼龙之义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