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华强北的地摊生活
在深圳的日子
郭志军
孟东军生意越来越差。
磨刀器这个产品,虽说有90%的利润。可以说暴利中的暴利,但如果没有销路,一切都为零,特别是在关外的这种地区,大部分都是不开灶的打工仔,打工妹,连切菜刀都没有。
即便开灶做饭,磨个刀,不一定非要花十块钱买你的磨刀器,人家在灶台窗台上蹭两下,也对付过去了。
孟东军想念市区摆摊生活,他记得在华侨北,罗湖东门天桥上,巴登街的巷子里。只要能抓紧时间摆,和城管打个时间差,哪怕是在他们吃饭的间隙,摆那么几十分钟,一两个小时,上百块钱就挣到手了。
孟东军决定回市区,关内和关外,消费水平相差太大了,就说卖的房子吧。
边界一墙之隔,距离位置相差百米,特区内的房子三千多一平米,关外的房子每平米还不到两千。
孟东军下决心要回市内摆摊,有什么可怕的的,大不了东西收走,反正又不值钱。
出入深圳特区边防检查站,一般有四种证件,一是香港澳门居民身份证,这是最权威的,甚至是高人一等。因为通过海关的时候,车上的人是都要下来,走人行通道接受检查的。而持有港澳身份证的人却不用下车过关,坐在车上就可以了。二是深圳市居民身份证,三是深圳市暂住证,后来这个改为深圳市居住证,短期的暂住证有效期一个月,长期的两年。另外就是边防通行证,边防通行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各省市公安机关开的,另外一种就是深圳市本地公安派出所或武警边防支队开具的。
孟东军手上的边防证,是边防七支队开的,还是老五给办的。
老五现在是国内一个有名的证券报的驻深圳记者。
老五的父亲,是国内一省级文学刊物的诗歌编辑,也是国内较有名气的诗人。受父亲的熏陶,老五的诗写的很不错,很多诗发表在国内著名的诗刊杂志上。
老五当年二十四五岁,一米七几的中等个头,长得温文尔雅,是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他的女朋友在天虹商场上班。
老五租住在深圳福田新区委,一个三房两厅的大房间里。他和女朋友住其中一间。他们把客厅改成了三个小房间。添置了床,对外出租。据他说除了自己能白住,每月有1000块钱的利润。
他当然不靠这个挣钱。
他请孟东军到他家去吃饭,孟东军记得很清楚,在去老五家的路上,也是他到深圳,第一次遇到的台风。下了公交车以后,在去孟东军家步行的路上,黄豆大的碎石被台风刮起来。打的脸都疼。他抬起胳膊护住脸,蜷缩在一个工地大门的拐角处,才没有被台风的石子打伤。
到老五的住处,给老五讲起这些惊心动魄的经历的时候。
老五嘿嘿的笑着:
“深圳这个地方,刮台风太正常了。”
老吴请孟东军吃的是火锅,小伙子看来混的很不错。吃的有牛肉,羊肉,还有海虾,海鱼。
老五现在负责一家证券报,他是这家证券报驻深圳的记者站主任,报社上面其实拨款很少。他手下有两个驻深圳的记者,那两个记者以及老五,每天就往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搞有偿新闻。
这使得深圳最早出现,防火防盗防记者一说。
党学宏在老五手下也兼职做记者,他的一篇“天空行为的制定者。”是介绍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的。据说那篇稿子,党学宏跑局长家,跑局长办公室近10次,送礼都花了将近一万块钱才拿下。
这篇稿子无线电管理局出了10万块钱,党学宏分了7万块钱。
当时的手机还没有普及,很多人也配不起手机。手机开户,现在年代白送的电话卡,那时候开户就要1000多块钱。一千多块钱就是买一个电话号码,即便买得起手机,打电话也是负担。一分钟通话就要八毛钱。其实当时的通讯也是很方便了,满大街都是电话厅,买张电话卡,市内电话一分钟也就是两毛钱。
老五做证券报,没挣到什么钱,大部分时间都是受邀到一些单位参加会议,领一些纪念品。
他真正挣钱,是做深圳的黄页。那种比砖头还厚,还要大的通讯录。上面把深圳市整个的大小企事业,机关单位只要不属于保密的电话,住址通通印在上面,很多工厂,企事业,党政机关,不但要把电话号码登在上面,最主要是要做广告给黄页付广告费,这个就很来钱啦。
老五说他做黄页的时候,50块的电话卡一买就是一摞一摞的,上千块钱的买。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几乎都在路边,街头的电话亭子里,电话亭仿佛成了他的办公室,他拿着上一年的黄页,给各个单位打着电话。让他们在新出版的黄页上做广告。
老五也是收获满满。一年时间,赚了二十多万块钱。
跟深圳大多数捞到第一桶金的人一样,挣到钱就把钱投入股市,雪球越滚越大。
到深圳的第二个年头,老五的资产上了100万。
孟东军坐在那里,听老五眉飞色舞的讲他的发财史,心里感到特别凄凉,惭愧,他的身上,总共不到1000块钱。按他现在这种窘迫境况,每天有时候只能挣个二三十块,有时候还一分钱都挣不到,身上这1000多块钱也支持不了多久。
卖磨刀器的缺点,必须在地下铺一块布,然后还要搞一些纸,最好是街上发的那种广告单。
背几把菜刀,一边磨刀,一边削纸片给人做表演,很多时候地下根本没有摆摊的地方,不吆喝不表演肯定是没人相信的。
吃完饭从老五家里出来,孟东军直接坐车去了华强北。
在赛格大厦前的小广场,有很多摆地摊卖东西的,有卖小百货的,各种电子产品的。
但是不到十分钟,他发现摊贩们骚动起来,收起东西就走。原来是商场的保安出来驱赶他们了。
待保安一离开,他们不知从哪里又冒了出来,摆上了摊。
这时孟东军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王志华,就是在岗厦和他合住的,因为湖北小伙杀人以后他们分开的。
王志华是个头脑灵活,会做生意的浙江小伙,其实孟东军卖磨刀器,一直是王志华给供货的。货是从浙江义乌进过来的,一个一块钱,这哥们很讲义气,孟东军想起来就有点惭愧。他批发给孟东军1块05分钱,估计运费都不够。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