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颍川败敌谋曹操,各路人才归麾下

    第117章 颍川败敌谋曹操,各路人才归麾下(1/2)

    离了洛阳,夏辰带着天子的诏书,踏上了正式册封之路,将陈留太守之职赐予了张饶,又将颍川太守的印绶交到了刘勋手中。

    这一番举动,却在不经意间,触动了两位诸侯的逆鳞。

    一位是兖州之主刘岱,另一位则是豫州霸主袁术。

    朝廷对张饶的册封,无异于在兖州的地盘上悄然埋下了一枚暗棋。古人云,卧榻之侧,安能容他人酣睡?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张饶,这位昔日的黄巾将领,竟婉拒了刘岱抛来的橄榄枝,转而欣然接受了大汉丞相的招安。此举一出,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刘岱,你并非朝廷的忠臣。而被一位昔日的黄巾逆贼如此轻视,更是让刘岱觉得脸上无光,心中怒火中烧。

    他当即就要点兵讨伐张饶,却被王彧等人极力劝阻。

    王彧轻声劝道:“府君,且请息怒。那张饶已然归顺朝廷,受封为一郡太守,此刻若贸然动兵,无异于向四海之内宣告您与朝廷为敌,此等行径,实乃大忌,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啊!”

    “父亲大人,王先生所言极是,”一旁的少年接口,言辞恳切,“您心中所系,乃是重振汉室之威,若与朝廷公然为敌,岂不是与自己的初衷南辕北辙?孩儿斗胆建议,如今大汉丞相正受命于皇命,主持洛阳重建之事,父亲不妨先遣使交好,暗中探其虚实。若他果真沦为董卓爪牙,助纣为虐,父亲便可高举匡扶汉室之大旗,名正言顺地讨伐于他;反之,若他心存汉室,有意拨乱反正,咱们亦当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事。”

    刘岱之子刘允也站出来劝说。

    听了二人之言,刘岱方才冷静下来。

    他轻轻颔首,心中暗自赞许儿子的见解颇为中肯,“只是眼下尚有一事难决,究竟派遣何人前往洛阳担任使节,方为万全之策?”

    刘允闻言,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孩儿愿领命而行,为父亲解此烦忧!”

    望着眼前这位曾对算术痴迷至极,甚至不惜放弃仕途的儿子,此刻竟主动请缨,刘岱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欣慰。

    自那辰公子收其为徒以来,刘允的变化确有目共睹,令人刮目相看。

    然而,欣慰之余,刘岱的心头也不免笼上一层淡淡的忧虑。

    倘若那丞相果真是与董卓狼狈为奸之徒,此行岂不正如羊入虎口,凶多吉少?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